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超九成受訪者網購先看商品評價 實物照片清晰度系重點區域

來源:中國青年報 時間:2021-03-18 09:26:22

90.6%受訪者網上購物會先看商品評價

66.5%受訪者根據實物照片內容、清晰度判斷商品評價的真實性

網購正成為人們的日常消費方式。很多人購物前都會查看其他用戶的評價。商品評價是商家信用的重要參考,刷好評和有償刪差評,都會對消費者決策帶來極大干擾。今年3·15前夕,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3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電商平臺購物時,90.6%的受訪者會先看商品評價,52.6%的受訪者表示只會看當前購物界面中的評價,42.0%的受訪者會在多個電商平臺比較查看同一商品的評論。66.5%的受訪者會根據實物照片的內容、清晰度,判斷評價的真實性。

90.6%受訪者網上購物會先看商品評價

在電商平臺購物時,90.6%的受訪者都會先看商品評價,其中48.6%的人每次都會看,42.0%的人大部分情況會看。表示很少看或從不看的受訪者僅占9.4%。

具體說來,52.6%的受訪者只會看當前購物界面中的評價,42.0%的受訪者會在多個電商平臺比較查看同一商品的評論,39.7%的受訪者會在社區電商平臺上查看相關文章,34.7%的受訪者會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上查看他人評價,26.4%的受訪者會在品牌官方網站或App上查看。

南昌市某高校醫學院博士生郭青青(化名)表示,她有時會因為微信推送或微博博主推薦“種草”(一般表示因為他人推薦,對某事物產生體驗或擁有的欲望——編者注)某種商品,就會看一些相關測評,再去淘寶、京東平臺對比一下評論,然后在價格比較實惠的平臺下單。所以她手機裝了很多這類軟件,方便橫向比較。

鄭州某高校大學講師范波(化名)表示,自己只會看一下購物界面的好評比例,會專門點開看差評、中評或追評,“因為感覺要比好評更有參考性,有時看過以后就不想買了”。

66.5%受訪者根據實物照片內容、清晰度判斷評價真實性

“我感覺有些差評還挺真實的,特別是反映一些質量問題或者和期待不符的問題。”范波有一次買收納袋,發現大部分都是好評,但有一條差評提到說“材質薄,根本不像介紹或者好評中說的那樣”。到貨之后發現,確實存在差評中說的問題。“在賣家的反復懇求下,忍住了沒有打差評。但從此之后,對這種好評就更不相信了”。

范波會比較看重好評、中評、差評、追評占總評價的比重。而那些內容比較豐富的好評,還有那種默認好評第二天立馬追評的,他都認為不太可信。

郭青青比較習慣看一些使用體驗比較多、能看到更多產品細節的平臺。“這樣真實性會相對高一些”。

該如何判斷商品評價的真實性?66.5%的受訪者根據產品的實物照片內容、清晰度。52.3%的受訪者根據評價的語言和用詞。

其他還有:產品的使用視頻內容及長度(46.1%),評價之后追評的時間(44.5%),評價的篇幅長短(37.6%),評論區好評的數量(38.7%)。

本次調查中,00后占20.2%,90后占47.2%,80后占27.9%,70后占4.3%。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14 676 113@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