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幸福?看看退休交警單忠雨的“孝心房車”
“你媽這次身體恢復得不錯,這天兒要是不下雨,我們再去營口洗個溫泉吧?”
“行,天兒好了我們隨時出發!”聽到父親提議,單忠雨積極回應。
剛從大連回到沈陽,沒過一周,老兩口的心又活絡了起來。說走就走,已經成為過去4年間,單忠雨家的生活模式。
64歲的單忠雨是遼寧沈陽的一名退休交警。退休后,他將一臺客車改造成“孝心房車”。4年時間里,帶著85歲的父親單希儉和87歲的母親付秀英走了24萬公里,幾乎游遍了全國。
“交警這行,越到節假日越忙,常常春節都不能回家,對父母一直心有愧疚。”單忠雨說,父母年輕時是沈陽的產業工人,一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退休后,他就琢磨著如何幫助父母實現心愿,在二老有生之年,多帶他們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夢想的第一站,是西藏。
2016年的9月,秋高氣爽。單忠雨至今記得“孝心房車”駛出沈陽的那一刻,父母望著窗外的景色,滄桑的臉上寫滿希冀。
不過,旅程能走多遠,單忠雨心里忐忑。為了能夠幫父母圓夢,他提前對拉薩附近的機場及醫院等急救場所做足了功課。到達成都后,單忠雨帶著老人又在親戚家休整了幾天才進藏。
到達西藏的第一天,付秀英就出現高原反應。
“當時擔心壞了,決定先在賓館休息一晚,還不好就馬上打道回府。結果第二天早上沒事了,我們才繼續上路。”單忠雨回憶。
當父親單希儉站上布達拉宮的臺階時,眼淚唰唰地掉了下來,“做夢都沒想到,有生之年真的能來這看看!”
有了最具挑戰的開始,接下來的旅行變得更加順利。4年時間,單忠雨帶著父母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從高山到大海,從沙漠到叢林……每到一地,單忠雨都會安排父母住賓館,自己和弟弟們住房車。老兩口吃不慣外面的東西,他們就自己做。車里有發電設備和簡易廚房,東北飯菜的香味在旅途中一路跟隨。當然,每到一地,單忠雨也總會給父母買上一些特色小吃,大家一起嘗鮮。
對于這些旅行,單忠雨笑稱雖然這是“窮游”,條件是艱苦了一點,但樂在其中。“這4年,我們從未生過病,而且越走越結實,越走越高興。”
在家休整期,單忠雨大部分時間都在搞創作。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的他,還是一位丹青高手,“西藏系列”“新疆系列”“太行山系列”等山水畫,都是他一路采風的碩果。
如今,單忠雨帶著父母去旅行的做法也影響了身邊的人,出行的車隊少時十幾臺,多時上百臺車。
“帶父母旅行,這本身就是一件最幸福的事。”單忠雨說。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