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綽墩遺址有什么特點?綽墩遺址有什么研究價值?|前沿資訊

來源:路途網 時間:2023-06-21 10:38:03

綽墩遺址有什么特點?

綽墩遺址,位于江蘇省昆山市正儀鎮北綽墩村,南距正儀鎮約2千米,東距昆山市區10.5千米,處于陽澄湖與傀儡湖之間的狹長地帶,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

綽墩遺址發掘面積3393平方米,發現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至馬家浜文化時期墓葬85座,房址14座,灰坑80個,出土陶器、石器和玉器等遺物800多件。另發現東周至馬橋文化時期灰坑86個,出土陶器、石器等遺物500多件。還發現漢代灰坑1個,唐宋時期墓葬10座、灰坑37個等。綽墩遺址3種史前文化地層疊壓清楚,為研究長江下游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

綽墩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800米,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在綽墩遺址東北部的斷崖和西部取土的斷面上暴露出了文化層,內含陶片雖不豐富,但文化層次的迭壓關系清楚。第1層為擾土層,厚約0.5—1米,色褐黃;第2層,自0.5—3.8米,厚約3米左右,土色灰黃,夾紅燒土屑;第3層,自3 .8—5米,厚約1.2米,土色淺灰,較松軟;第4層,自5—6米,厚約1米,土色灰黑,松軟;第5層,6—8米左右,厚約2米,土色深灰,較松軟。

綽墩遺址有什么研究價值?

在綽墩遺址考古發現的土墻、居住面、柱洞、灶坑等遺跡,為研究當時的建筑特點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在馬家浜文化墓地東側灰坑發現的鹿角、鹿齒,對研究昆山“鹿城”的歷史有較高的價值。綽墩遺址3種史前文化地層疊壓清楚,代表了整個江南原始文化的發展序列,為研究長江下游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在綽墩遺址考古發現的馬家浜文化時期水稻田,對研究中國水稻起源特別是栽培稻的起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對進一步研究馬家浜時期的氣候條件、自然環境、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

標簽: 綽墩遺址 綽墩遺址的介紹 綽墩遺址的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