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挖掘內在潛力 實現產業突圍——天津文旅產業發展觀察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時間:2023-09-04 15:29:02

光明日報記者 劉茜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王曉飛

9月1日至3日,第十三屆中國旅游產業博覽會在天津召開,4個文旅部直屬機構、5個國家級行業協會、31個省(區、市)文旅部門和2000余家文旅企業參展。這個旅游產業的全國性綜合盛會也讓天津的文旅產業立體展現在全國人民面前。


(相關資料圖)

旅博會展示天津文旅形象

走進旅博會S15展廳,“山水薊州京津花園”“北國江南水香寧河”“遇見寶坻印象潮白”等展區次第映入眼簾,仿佛走入山水之間——

薊州展區內,有國家首批5A級景區、因乾隆皇帝一句“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的感慨而名揚天下的盤山,有國家4A級景區、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獨樂寺,還有被專家學者譽為“天津的神農架”的4A級景區梨木臺等;

寧河展區內,廣袤寬闊的七里海、逶迤綿長的薊運河的圖片吸引著參觀者;

寶坻展區內,主色調為藍綠漸變,頂部設計取自寶坻古八景的“潮河飛練”云紋水花,突出寶坻生態人文之美;

濱海新區展區內,入口處從“日出東疆”布景開始,依次展示東疆郵輪母港、極地海洋公園、天津方特、國家海洋博物館等濱海新區文旅亮點,還配有綜合展臺,呈現帶有高科技元素的大型模型……

南開大學現代旅游業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石培華認為,旅博會是旅游產業的綜合性盛會,覆蓋“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產業鏈,將帶動消費、產業投資和創新,推動文旅產業深度融合與全面創新,既是展示天津文旅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吸引人才和資本加入的重要載體,是天津文旅破圈走紅、提升競爭力的重要路徑之一。

打造獨具天津特色文旅產業

天津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旅游資源種類豐富,城市氣質特色鮮明,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旖旎,山、河、湖、海、濕地等生態資源兼有;天津洋樓資源獨特,民間藝術種類繁多,風味小吃數不勝數,曲藝更是聞名全國;天津還擁有超過150公里的海岸線,蘊藏著無窮的“藍色寶藏”……

然而,游客似乎并不買賬。“轉一天足矣,沒什么可逛的”,是很多游客對天津的感受。

石培華解釋,天津旅游資源豐富且特色鮮明,但長期以來,由于統籌力和整合力不足、創新力和活力不足、宣傳推廣力度不足、消費不足、運營力和運作力不足等原因,文旅發展一直難以實現質的突破。

石培華表示,互聯網與大眾旅游是當前旅游產業面臨的鮮明時代背景,為天津文旅出圈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天津文旅也面臨來自周邊地區乃至全國的競爭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遵循傳統的單一旅游發展模式很難實現突破,需要將天津文旅與生產、生活等有機融合,通過融合京津冀的產業鏈、分工鏈,在地區發展大戰略中,打造獨具天津特色的文旅產業。比如,將盤山融入國家長城文化公園建設戰略當中,借助大項目,融入大市場;突破傳統濱海旅游的陽光、沙灘、海水模式,突出天津濱海資源特色,通過“海洋+科技”的方式打開天津濱海旅游新局面。

通過“展演+旅游”突圍文旅市場

8月底,第二屆天津五大道咖啡文化節啟動,來自全國的咖啡愛好者會聚于歷史城區中。從咖啡豆的選取、儲存、調配、混合、烘焙、研磨到咖啡品鑒,在咖啡發燒友的心中,咖啡不單單是飲品,更是文化。

與此同時,在天津市和平區擁有百年歷史的范竹齋故居內,親子主題沉浸式戲劇《少年歇洛克》吸引了不少觀眾參與。據工作人員介紹,項目自運營以來,已經進行了8場沉浸式表演,參與觀眾超過500人次。

除了旅博會,近期,天津還舉辦了多場會議、展覽和演出。與北京比鄰而居的天津,試圖用展演在文旅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破圈突圍。

對于“展演+旅游”的模式,石培華表示:“天津位于華北經濟區和環渤海地區的核心地帶,毗鄰北京,交通便利,擁有一流的會展設施,這使得天津成為全國重要的會議和展覽活動承辦地之一。擁有完善的旅游服務設施和優質的服務團隊,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這些都為天津發展‘展演+旅游’模式的文旅產業提供了良好條件。”

(光明日報天津9月2日電)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03日03版)

責任編輯:

標簽: 天津文旅產業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