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尋味中華|名園)幾疑城市有蓬萊 蓮池書香歷久傳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4-07-07 17:45:24
中新社保定7月7日電 題:幾疑城市有蓬萊 蓮池書香歷久傳

作者 趙丹媚

無論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筆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花中君子,還是古埃及彩繪中常出現的蓮花形象,世人似乎格外偏愛蓮花。

夏日走進位于河北保定的古蓮花池,滿池新綠帶來絲絲清涼,瓊樓玉閣、芙蕖香荷,盡托于山水之間。

2023年6月30日,河北保定古蓮花池里的蓮花競相開放。(資料圖)趙丹媚 攝

一入大門,滿目碑林訴說著歷史文脈,也講述著燕趙名郡的前世今生。古蓮花池始建于公元1227年,盡管歷經私人、官府、書院、行宮和公共園林的變遷,但園中的古蓮花卻一直保留下來。清代康熙年間清苑知縣時來敏曾用“宴罷不知游上谷,幾疑城市有蓬萊”來贊美古蓮花池的美景。每年6月至8月,東塘的紅蓮、西塘的白蓮錯落開放,令人應接不暇。

古蓮花池以環水筑榭為顯著特點。池水以中心島為界,分為南北兩塘。蜿蜒曲折的東西二渠將兩塘溝通一體。南塘呈半月形,外圍峭壁環峙,松柏滴翠。北塘呈不規則矩形,四周玉石堆岸,楊柳垂絲。樓臺幽雅、亭榭玲瓏,仿佛點綴其中,構成了一幅“湖中有景、景中含詩”的優美畫卷。

“古蓮花池既有北方園林壯麗崇高的氣勢,又有‘煙雨江南,風落觀荷’的水鄉韻味。”蓮池書院博物館副館長彭阿鳳說,中國園林被西方譽為“世界園林之母”,其“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藝術性曾對世界園林有過巨大影響。被譽為中國北方古代園林明珠的古蓮花池,也因此在世界園林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幾乎每一個保定人都有一張在蓮池的合影。”彭阿鳳說,古蓮花池對于保定猶如西湖之于杭州。作為中國十大歷史名園之一,古蓮花池出名,不只因其融合了中國南北園林藝術之精髓,更重要的是其流傳至今的文化內涵。

2023年6月30日,古蓮花池的紅蓮。(資料圖)趙丹媚 攝

為古蓮花池專門拍攝短片《蓮池》的英國導演本·布羅克韋(Ben Brockway)曾這樣介紹自己眼中的古蓮花池:幾百年來,古蓮花池一直位于保定市中心,其中的蓮池書院自創辦以來聞名遐邇,現成為公眾園林。

本·布羅克韋所說的蓮池書院創辦于清代,以大儒碩學為師,從創辦到停辦歷時170年。鼎盛時期的蓮池書院一度成為“全國書院之冠,京南第一學府”。古蓮花池更因與蓮池書院同處一址而名聲大振。

“蓮池書院蜚聲海內外,曾設英語、日語學堂,招收外國留學生,鼓勵學生到外國學習,可以說是當時開歷史先河的舉動。”彭阿鳳說,1887年,宮島大八(又名宮島詠士)成為蓮池書院第一位日本留學生,并隨當時的書院院長張裕釗學習了8年,結下深厚師生情。

宮島大八回國后,開設善鄰書院,并將張裕釗書體衍生為流派,傳承至今。“有很多日本等國及東南亞地區的學者慕名而來,他們的先輩也許曾在這里登樓遠眺吟誦詩句,或在徘徊踱步中講經論學。”彭阿鳳說。

2023年6月30日,孩子們在古蓮花池寫生。(資料圖)趙丹媚 攝

2002年至2009年,古蓮花池分兩期工程復原修繕蓮池十二景,再現盛時風貌。2022年,保定市與河北大學簽約共建蓮池書院,以完全托管的方式,推進現代書院制建設。定期舉辦高水平文化活動、組織科研團隊常駐書院開展研究等,古老的蓮池有望重現講學讀書場景。

如今,古蓮花池每年接待大量海外青少年和喜愛中國文化的留學生參觀。雖然蓮池書院建筑已不存在,但其“經世致用、入古出新、南北合流、中西交融”的文脈精神,如同池中蓮花生生不息,濃厚的師生情誼、淡淡的書卷之香依然彌漫在園林中,歷久彌新。(完)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