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中國新貌)共富路上,中國殘疾人的生活新奔頭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4-10-03 19:11:13
中新社杭州10月3日電 題:共富路上,中國殘疾人的生活新奔頭

作者 張煜歡

一到國慶假期,與西湖僅咫尺之遙的湖濱步行街又迎來人山人海的場面。人頭攢動間,杭州市無障礙環境促進會會長張華與他的殘疾人伙伴乘坐輪椅,自在地暢游西湖。

他帶領記者“走”進位于湖濱步行街的杭州東坡大劇院,只見劇院門口的臺階旁是一條無障礙通道,張華順利直抵劇院內,將輪椅穩穩??吭谟^眾席第一排前的無障礙區域。“這可是觀劇的‘C位’。”張華說,“以前殘疾人朋友看話劇前都不敢多喝水,生怕上廁所麻煩。如今通道還直通無障礙廁所,別提有多方便。”

作為杭州首批無障礙環境建設體驗官,張華幾乎體驗過杭州所有無障礙旅游線路。在他看來,如今杭州各旅游景點無障礙設施已愈發完善,處處體現著細節。“可以說殘疾人在杭州,幾乎沒有到不了的地方。”張華說。

張華(左)在杭州東坡大劇院的無障礙觀劇區域。張煜歡 攝

讓殘疾人能夠暢心、暢行于城市,是中國助殘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營造促進殘疾人平等共享發展環境的生動案例。

60歲的王阿榮是浙江省德清縣下渚湖街道四都村的殘疾人養殖戶,從事青蝦養殖已有10余年。過去他都是在其他地方直接購買普通品種的蝦種蝦苗,養殖成本相對較高,利潤平平。

兩年前,他成為當地第一批“太湖2號”種苗的受益養殖家庭,不僅享受殘疾人購買種苗的優惠,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專家還會定期來做技術指導,并助其對接市場。“沒想到,第一年我買的220斤種蝦,成功培育出幼蝦2000多斤,產量比過去翻了幾倍。”王阿榮興奮道。

嘗到甜頭的他,還不忘將養不下的幼蝦低價售給其他殘疾人。“都說要‘先富帶后富’,希望能有更多殘疾人養殖戶通過養蝦闖出致富路。”王阿榮說。

在政策幫扶下,像王阿榮這樣通過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殘疾人在浙江已越來越多。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過程中,浙江率先謀劃促進殘疾人共同富裕系統架構,制定實施8大專項行動,推進25個先行先試項目,構建起生活照料、技能培訓和勞動就業緊密銜接的殘疾人托養和照護服務體系。

不斷進步的科技創新成果也正賦予殘疾人不一樣的生命體驗?;诜乔秩胧侥X機接口技術研發的新型智能仿生腿,可讓截肢患者自如地行走;因視網膜黃斑變性致盲者,能通過佩戴裝有人工視網膜視頻處理器的眼鏡,重見光明……走進位于杭州市余杭區的高科技輔具展示體驗中心,一個個充滿科技感的智能輔具如同一把把鑰匙,為殘疾人開啟了許多“不可能”的大門。

“以前我都是坐著輪椅抬頭看人,現在依靠外骨骼機器人能‘站起來’,還能和人對視,這種感覺真好。”穿戴上外骨骼機器人輔具的脊髓損傷患者大鵬說。

杭州市余杭區高科技輔具展示體驗中心內展示的外骨骼機器人。肖健 攝

科技改變人生。多年來,浙江大力推進科技助殘,支持杭州市和余杭區成立高科技企業助殘聯盟,將智能仿生手、眼控儀等高科技輔具納入政府補貼目錄,推動科技成果應用飛入“尋常百姓家”,助力殘疾人享受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近年來,中國殘疾人事業開創了蓬勃發展的新局面,已基本搭建起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格局,900多萬城鄉殘疾人以不同形式實現勞動就業,殘疾人康復、教育、托養、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數量、質量不斷提升。(完)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