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湖南同心橋村“村如其名” 村民自籌近300萬元敬老助學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4-10-09 18:58:48
中新網郴州10月9日電 (記者 徐志雄)“老人家您今年多大歲數了?”“我24歲。”“那您越活越年輕哦!”“哈哈,我其實98歲了。”在一陣打趣的歡聲笑語中,湖南郴州北湖區北湖街道同心橋村的志愿者們,完成了對村里高齡老人的身體常規檢查。

同心橋村志愿服務隊陪伴村里高齡老人聊天打趣。

記者 徐志雄 攝

重陽節臨近,同心橋村200余位村民志愿者開始忙碌起來。從張羅準備重陽節活動到幫高齡老人收拾屋子、檢查身體狀況、陪老人聊天打趣,志愿者們挨家挨戶上門走訪,“收集”老人們的笑容。

“同心橋村一直有著尊老愛幼、尊師重教的傳統。”同心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良清說,近十余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位于城鄉結合地帶的同心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集體經濟得到發展壯大,也富裕起一批村民。經過集體討論,同心橋村決定自籌資金,通過看望慰問、資助獎勵等形式,用于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激勵青少年學習成長。

對年滿60周歲的村民每年發放慰問金800元,90周歲以上老年人每年發放1300元;為對國防事業做出貢獻的復退軍人解決公益性崗位,并每年每人發放慰問金800元;對貧困學生予以資助,并對考上大學的村民子弟每人給予5000至10萬元不等的獎勵……據統計,過去十年間,同心橋累計發放老年人慰問金、助學金、大學生獎勵金以及復退軍人慰問金等近300萬元。

同心橋村對村里2024年考上大學的學子進行獎勵。

曹麗娟供圖

村集體的這一舉措,獲得了村里年輕后輩的傳承接力,同心橋村黨總支委員曹麗娟就是其中之一。在城市化進程中,同心橋村涌入了大量“新村民”,亟需年輕力量為他們服務。作為村里曾經資助獎勵過的大學生,原本在廣州有著一份不錯工作的曹麗娟,毅然自薦回村成為村民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

“村里走出的大學生大部分在外就業,但只要村里有需要,很多都愿意回村投身新農村建設。”曹麗娟說,接受過村里資助獎勵的年輕人,都懷揣一顆感恩的心,隨時關注著村里的動態。村里建設人才庫時做過一項摸排,一些在外打拼的大學生很樂意回村干事創業。

如今,鄰里互助蔚然成風的同心橋村,摸索出一套“沒事常聯系、有事好商量、遇事有人幫”的鄰里相處模式,在村級黨組織引領下,先后成立起涵蓋法律、健康、環保等生活各個領域的9支志愿服務隊,活躍在村里為新老村民排憂解難,用志愿服務不斷和諧鄰里關系。

“‘沒事常聯系、有事好商量、遇事有人幫’,體現了同心橋村民崇尚中華傳統美德的精神風貌。”郴州北湖區北湖街道黨工委書記秦培凱表示,在同心向善的良好風氣下,越來越多的新老同心橋村民熱衷公益事業,通過獻血、捐資捐物等形式表達自己的愛心,同心橋村也成為“湖南省文明村鎮”和郴州首個“無償獻血愛心村”。“今年7·26資興暴雨,村民們一天便籌集了近47000元愛心款。”(完)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