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跟著節氣過日子:嚴寒歲末 大寒節氣看哪里冷到極致盼春歸

來源:中國天氣網 時間:2025-01-20 09:18:32
中國天氣網訊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跟著節氣過日子,今天(1月20日)進入冬天最后一個節氣——大寒。大寒時節我國大部仍處嚴冬,北方積雪難融,南方濕冷加重,冬的寒意仍不可小覷。歲末嚴寒,也意味著春的腳步不遠了,人們忙著為新年的到來做準備,民間有大寒迎年、食糯、尾牙祭等習俗。中國天氣網推出大寒風俗圖鑒和大寒全國天氣地圖,看看這個節氣怎么過。

大寒這樣過:迎年食糯尾牙祭 忙碌中迎接新年到來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后一個節氣,數九已來到“四九冰上走”的時節。此時,寒潮頻繁南下,北方積雪難融,南方多地進入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時間,且伴隨著雨雪天氣,濕冷感常常十分明顯。盡管天寒地凍、萬物蟄伏,但氣溫觸底反彈,生機潛藏其中。大寒正值歲末,人們忙著為即將到來的新年做準備,民間有食糯、尾牙祭、掃塵、貼年紅等習俗。在寒冷的日子里,人們忙得火熱。

大寒正值歲末,人們開始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做準備。迎年的習俗中充滿傳統文化氣息,人們會腌制臘味年肴,準備年貨,貼“年紅”,忙得熱火朝天。

“小寒大寒,無風自寒。” 大寒已是四九前后,寒意十足,在我國南北方多地,人們會做各種各樣的糯食來御寒。糯米味甘、性溫,食之具有暖身滋補功效。在冷到極致的日子里,嶺南人會烹制糯米飯,北京等地則會食用“消寒糕”。糯米飯的餡料十分豐富,除了糯米作為主料外,人們還會拌入臘味、蝦米、干魷魚、冬菇一起蒸煮。

在江蘇南京,人們喜歡在大寒節氣喝雞湯來滋補身體。雞湯的主料多為老母雞,還會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合燉,經長時間燉煮將各類湯料的營養融合在一起,鮮嫩的雞肉也有助于消化。在寒冷的日子里,來碗雞湯既暖心又暖胃。

在安徽安慶一帶,大寒人們會炸制春卷。大寒至年關近,春卷不僅是一道美食,還是當地人為過年準備的年貨之一。春卷一般用面皮包著芹菜芽或豆芽、粉絲、大白菜等餡料,油炸過之后,既可口又營養。

在東南沿海,大寒有“尾牙祭”習俗。“牙”是原是祭拜土地公的儀式,農歷十二月十六為一年中最后一次的祭祀活動,俗稱“尾牙”。福建、臺灣等地的商人會擺上豐富的祭品,祭拜土地公。在今天,當地人會設宴款待員工,為一年的工作做總結,并展望新一年的發展前景。

大寒看天氣:北方大部積雪難融 南方多地濕冷加重

“小寒大寒,凍成冰團。”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此時天氣寒冷程度達到極致。常年此時,我國大部平均氣溫雖有反彈,但仍處于隆冬時節,常有極端低溫出現,對于南方不少地方來說,寒意更甚小寒,隨著雨雪天氣的增多,濕冷感加重。

從中國天氣網推出的全國大寒節氣天氣地圖可以看出,我國大部地區仍處隆冬時節,寒意十足。特別是內蒙古大部、寧夏和甘肅的中北部地區、新疆中南部等地冷空氣活躍,且此時的冷空氣通常比較強勁,往往帶來明顯的氣溫下降,多地冷上加冷,需防寒保暖,降低感冒風險。

此時的北方多風雪,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大部、青藏高原、甘肅南部等地常出現強降雪,且伴有大風天氣。天寒地凍,易發生道路結冰,部分地區積雪較深,外出需警惕道路結冰和積雪對交通的不利影響,可穿上防滑鞋、為輪胎加上防滑鏈,以免打滑。

而在山東半島地區,易出現冷流降雪,此時冷空氣頻繁南下經過海面,暖濕空氣上升到一定高度,凝結成雪花,從而形成降雪,常常會出現大雪紛飛的場景,且持續時間較長。

華北至江南、云南等地不時有霧出沒,尤其是河南、安徽、湖北、山東等地大霧天氣頻發,早晚時段能見度低,駕車出行需保持行車距離,適時開啟霧燈。

對于華南大部地區來說,常年在大寒時節會進入一年中最為干冷的一段時間。各地平均氣溫達到全年最低,同時天氣干燥。天氣又冷又干,居家取暖注意用火用電安全。

“大寒凝霜雪,萬物待春歸。”大寒雖寒,卻也是春天即將到來的前奏。我國大部地區平均氣溫將觸底反彈,讓我們在歲末忙碌的日子里,一起靜候春天的到來。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