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頭條 > > 正文

嫁給想嫁的人! 從“60后”到“00后” “三代”彝族新娘的選擇

來源:華西都市報 時間:2020-12-28 14:45:17

年末,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冬雪簇簇,遠遠覆在山頭,醞釀著來年的好收成。

這里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縣,也曾是深度貧困的“標本”。如果說,脫貧是昭覺縣必須打贏的一場攻堅戰,那么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就是這場攻堅中的“臘子口”。這個高懸在緩坡上的村莊,從山腳到山上的村莊海拔落差近千米,有很大的山、很深的河谷,這里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懸崖村。

今年11月17日,四川省政府發布通知,宣布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普格縣、布拖縣等7個國家級貧困縣摘帽脫貧,至此,涼山州11個貧困縣全部“清零”。無疑,這是給3天后的彝族年送去的最好禮物。

此后一個多月里,我們多次到達懸崖村。于這里而言,脫貧早已被具化成生活中的點滴:是從藤梯到鋼梯再到樓梯的“一步跨千年”,是家家戶戶懸掛在窗下的臘肉香腸,是孩子們談及夢想時的憧憬堅定,更是人們從習慣貧窮到走下心中“懸崖”的改變……

站在2020年的尾巴上,我們從即日起推出“懸崖村 新年那些事兒”系列報道,在記錄下那些或大或小的變化中,去觸摸一個百年村莊從歷史走來的脈搏,并看見它欣欣向榮的未來和希望。

其實,第一次爬懸崖村鋼梯時,彝族姑娘金洛偷偷哭過。

那是2020年9月13日,長輩選定的好日子。金洛穿著媽媽縫的嫁衣,梳著精致的發髻,在懸崖村的鋼梯上,爬了近五個小時。明明應該是最美的一天,但汗濕的碎發貼在額頭上,五彩的裙角沾上泥土,連身邊的伴娘都嘀咕,“這里這么高,我是你的話,現在就轉身下山。”

金洛沒有下山,因為山上有她想嫁的人。她是懸崖村易地扶貧搬遷后嫁進來的第一位新娘。按照彝族傳統,婚禮得在老房子里舉行。

這一天的懸崖村,喜慶熱鬧。村民們回到村里,摔跤唱歌喝酒?;槎Y在網上直播到深夜,百萬網友送上祝福,稱之為“懸崖村最美婚禮。”

熱鬧是大家的,但對金洛而言,婚姻是自己的,從此,她的身邊多了一個叫吉克史布的男人。

曾經的漫長歲月里,這里的新娘們像是命運棋盤上的棋子,擁有幾乎一樣的人生:早早輟學、打工務農、被家人“安排”嫁到懸崖村、出嫁那天才第一次見到丈夫,然后生兒育女,再為兒女操持婚事……

如今,她們有人在搬下山后跑去學廚,想找份工作自食其力;有人因為“愿意嫁的人”,穿著五彩嫁衣自己爬上鋼梯;還有人“勸退”了給女兒提親的人,全力支持孩子讀書……

對懸崖村而言,改變,就是這樣順理成章地緩慢發生著。

“00后”新娘

退掉娃娃親,嫁給了想嫁的人

在20歲這年把自己嫁出去,是彝族姑娘金洛自己的決定。

她不是沒有主意的女孩。2歲時,家里為她定下了娃娃親,男方是沾親帶故的遠房親戚。到金洛19歲那年,兩家人開始討論婚期,她表明態度堅決不嫁。

“不想嫁的人,我就是不能嫁。”金洛哭著要退婚,為表明決心,甚至開始絕食。她心里清楚,自己的一生不能就這么糊里糊涂被定下。

這也是第一次,金洛為自己爭取到選擇的權利。退掉娃娃親時,按照當地習俗,他們家將當年的彩禮錢翻倍退給了男方。

在中國彝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可佳看來,高昂的彩禮錢曾剝奪了彝族女孩們選擇的權利。但金洛無疑是幸運的。2月19日,坐在昭覺縣城安置點的新房里,她回憶起出嫁那天,盡管覺得在鋼梯上爬得很狼狽,但內心依舊是歡喜的,因為嫁給了自己想嫁的人。

在這對年輕的夫妻眼中,他們是一見鐘情。這樣的婚事,自然很用心。

為了心愛的姑娘,史布在家釀了200多斤玉米酒、殺了兩頭豬;金洛的婚服,是媽媽一針一線為她繡的,承載著最美好的祝福。結婚當天,金洛爬完鋼梯后,同村的木果指著一條長約400米的山坡笑道:“這是史布為了新娘子專門整修的,怕新娘子滑倒。”

聞言,金洛回頭看了看,山坡上的小道,被人整理出階梯的模樣。很久之后,她回憶起那一幕,覺得“愛情就是他在山上挖出的迎親路。”

他們也改變著這里。

以往,新娘在婚禮后一周內都會回娘家待上一段時間,時間長的甚至有幾年,“因為新娘太快回去會被別人笑。”但金洛只回家待了5天左右。

“因為我想她了。”史布從不掩藏自己對妻子的愛。在山上的老房子里,陰暗簡陋的土坯房中,柴火堆里燒旺的木材啪啪作響,紅紅的火苗高高躥起。坐在火塘邊,史布為金洛洗腳,為她唱歌,也會耍寶逗她開心。有網友留言說,“選擇了愛情的姑娘一定會輸”,金洛回復,“只要開心,金錢都是身外物,以后都會有的。”

曾經的新娘

結婚當天才知道丈夫是誰

金洛和史布是相親認識的,第一次見面前,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和家人說只是見見,如果不喜歡就算了。但在史布的記憶中,這在從前是不可能的。就在鋼梯修好前的那幾年,婚事都還是以“父母之命”為主。

26歲的俄木以伍,在20歲時被家人一個電話“安排”嫁進懸崖村,如今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的人生很簡單:12歲輟學回家務農,16歲成了打工妹,出嫁當天才知道丈夫長啥樣,在臨產前兩天挺著肚子爬下2556級鋼梯,進城住院……

她記得結婚那天,爬的還是藤梯,眼前是看不見盡頭的山,身后是深不見底的崖。為了方便攀爬,她顧不得好看,自己脫下禮服,爬了五六個小時才抵達。站在一群吃飯的人中間,別人指給她看,她才知道人群中誰是自己的丈夫,“不帥,不喜歡。”

可是那又怎樣呢?在此之前,嫁進懸崖村的新娘不都是這樣過的嗎?

30年前,時年21歲的巴耕阿里被村里的男人接力從山腳背上懸崖村。那時,蓋著蓋頭的她還不知道新郎的相貌、脾氣,也不知道新家的位置、條件,“心里害怕,但嫁都嫁了”。

在那個年代,生活并未給這些新娘太多選擇權。

史布的母親阿米夫機今年56歲,在丈夫下山摔下懸崖身亡后,她獨自養育4個孩子,生活重重壓下來,讓她顯得比實際年紀要蒼老很多。她去過最遠的地方是西昌。歲月蹉跎,終于熬到兒女長大陸續成家,他們一家在今年搬下了懸崖村。得以喘息的阿米夫機想要回家陪著媽媽,可是,她的媽媽沒有撐過這個冬天。

12月20日,阿米夫機跟著兒子一起回老家奔喪,明明不會說漢語,卻在聽見“媽媽”這個詞時,紅了眼眶,她喃喃重復著:“媽媽,媽媽走了。”

母親們的底氣

“要讓孩子們去讀書,去自由地戀愛”

這一次,金洛沒有和丈夫、婆婆一起回老家,因為她懷孕了。

即將做爸爸的史布不知道怎么表達自己的歡喜,他去網上搜了一堆孕婦注意事項。于是這個冬天,在他們縣城的新房里,新鮮蔬菜水果、零食補品擺放整齊,陽臺上掛著很多豬肉和香腸,小家被收拾得溫馨干凈。這對年輕的夫妻開始認真思考、規劃起未來:“要去學個手藝,去打工掙錢,不然以后給孩子開家長會都挺不直腰桿。”

從藤梯到鋼梯,再到樓梯,懸崖村的媽媽們正在做出新的選擇。

搬進新家后,俄木以伍去參加了免費的技能培訓。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她風雨無阻去上廚藝課,孩子太小,就把孩子帶著,下課回家了,還繼續練習刀工技巧。她希望等孩子再大點,能在縣城找份工作。另一方面,在山下的新房里,這位年輕的媽媽最喜歡看著社區里正在建設中的學校。她聽說,這里將有縣城里最好的教學資源,能從幼兒園一直讀到高中。她和丈夫說好了,兩個孩子一定要讀書,要出去見更大的世界。

“讓孩子們去讀書,去自由地戀愛。”這是如今懸崖村媽媽們不約而同的決定。

彝族年前,巴耕阿里又一次拒絕了上門為小女兒說媒的人。17歲的某色拉作是她的驕傲,去年從山下的勒爾小學畢業,考入昭覺縣最好的中學,如今讀初二。在某色拉作的小伙伴中,曾有因娃娃親而中斷學業的,但在她家,父母讓她一直讀下去,放心讀下去。

這其中有著巴耕阿里自己的遺憾。曾經在太遠太艱難的路、太窮太貧瘠的現實面前,前三個孩子都陸續失學。

終于到了現在,村里有了鋼梯、家搬到縣城安置點、山上農家樂和養殖生意收入尚可,這些都給了她選擇的底氣,“去讀書,去見世界。”在他們家,墻上整齊貼著的十幾張獎狀,是這位母親心中最大的財富。

“以后我的孩子要去讀書,如果在外面有了喜歡的人,幸福最重要,這是我們給他(她)的選擇權。”說這話時,暖暖的燈光打在金洛臉上,她笑意盈盈,目光溫柔,在她的肚子里,兩個月的小生命正在茁壯成長。

責任編輯:

標簽: 懸崖村婚事 三代彝族新娘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10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