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頭條 > > 正文

從貧困村到“明星村”:俄達門巴的脫貧歷程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1-03-26 09:00:10

從貧困村到“明星村”:俄達門巴的蛻變之路

圖為木雅圣地景區入口?!⊥貔i 攝

3月下旬,川西高原陽光猛烈,雪山耀眼。在折多山腳下,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明星村”——俄達門巴村。2020年,這個175戶831人的高原牧業村,人均收入超22000元。而在幾年前,這個村子還是國家級貧困村。

俄達門巴村隸屬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318國道穿村而過。全村總面積136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積110平方公里,是純牧業村。脫貧以前,牧民收入以采挖蟲草、銷售牦牛奶為主。

“以前村民們居無定所,住草場帳篷,跟在牦牛屁股后面走。”回憶以前的貧困生活,俄達門巴村黨支部書記降秋杜吉鎖緊眉頭。那時,100多戶村民散居在136平方公里土地上,很難通電,更無法通路,出行只能靠騎馬。

圖為木雅圣地景區?!⊥貔i 攝

圖為木雅圣地景區?!⊥貔i 攝

其實,這個雪山下的村莊有絕佳的自然稟賦——高原風光美輪美奐,318國道上更是有全國各地的游客。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成為脫貧攻堅以來俄達門巴村的課題。

轉機發生在2015年。那一年,村子成功引進木雅澤朵旅游公司,在村子里打造4A級景區——木雅圣地。村企之間建立了“景區共建、發展共贏、利益共享”的利益聯結機制,村集體以閑置土地、草場等自然資源入股景區,和企業商定收益按照2:8比例分紅,全村村民的股東身份因此確立。

“從那時起,我們村實現了牧區變景區,牧民變股民。”降秋杜吉說,每年年底分紅是村民們最高興的時刻,景區和折多山頂觀景平臺每年給村集體保底分紅125萬元,僅這一項就使全村人均增收1500多元。“景區還每年出資30余萬元為全村村民購買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和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村民們徹底沒有了后顧之憂。”

與此同時,俄達門巴村還依托318國道發展沿路經濟,瞄準過往貨車和騎游客的加水和補給需求,將原來單一且不規范的19個加水點合并升級為14個集加水、餐飲、購物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服務點,形成了路沿經濟帶。

49歲的村民拉措就在國道旁經營著一處綜合服務點。每當來往的貨車停下,她總是笑盈盈地上前,嫻熟地為貨車加滿水。她的兩個孩子正在讀書,大女兒則在木雅圣地景區工作,年收入3萬多元。

圖為俄達門巴村?!⊥貔i 攝

圖為俄達門巴村。 王鵬 攝

“現在的日子真是比以前好過多了,變化真的很大。”拉措說,牦牛養殖、景區分紅、綜合服務點、女兒景區工作等幾項收入加起來,4口之家年收入近10萬元,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俄達門巴村對自然資源的利用還在持續推進。村里有一處常年60℃左右的露天溫泉,出水量大。早幾年,當地牧民在滲水處挖了一個洗澡池,每天來此洗澡的牧民絡繹不絕,但溫泉頻繁使用卻無人維護,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2020年起,村子利用產業發展資金,將過去的露天洗澡池改建成“雪線緹茹溫泉”,出租給村里的三名致富帶頭人經營,每年租金60萬元,進一步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還解決4個牧民的就業問題。

“我們村發展越來越好,甘孜州很多鄉鎮都來考察學習,很多人還說想把戶籍遷過來!”近年來,俄達門巴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明星村”,這讓降秋杜吉無比自豪,“我們村175戶現在小汽車就有127輛,這個比例比很多城市都高。”

責任編輯:

標簽: 貧困村 明星村 俄達門巴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10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