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頭條 > > 正文

什么是經濟手段?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區別-資訊

來源:中穆青年網 時間:2023-06-14 10:11:48

什么是經濟手段?

經濟手段,是指按照經濟運行規律的要求,政府經濟行政部門對管理下屬經濟組織及其活動的一種方法,是在運用價值規律的前提下,對各部門在活動的經濟利害關系來制約相互間的活動的行為,從而實現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實行經濟手段,實質上是一種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手段,主要是借助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即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一種價值形式和價值工具,使整個社會經濟活動能夠符合宏觀經濟發展目標。其中,常用的經濟手段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這兩者是國家在宏觀調控中最常用的經濟手段。

經濟手段的特點是哪些?

經濟手段是黨政機關根據客觀經濟規律,通過價格、稅收、信貸、利潤、工資、獎金、經濟合同等經濟杠桿來調節各種不同經濟利益之間的關系,影響管理對象,以實現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管理方法。特點有:1)間接性,通過對各方面物質利益的調節來間接控制。2)有償性,有償交換,互相計價。3)平等性,在獲取經濟利益的權利上是平等的。4)關聯性,各個經濟杠桿之間相互關聯。

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區別

第一,含義不同。經濟手段是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而影響和調節社會經濟活動的措施;法律手段是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律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行政手段則是國家通過行政機關,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標、規定等行政措施來調節和管理經濟的手段。第二,內容不同。經濟手段包括經濟計劃和經濟政策。經濟計劃是由國家統一制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是國家從宏觀上引導和調控經濟運行的基本依據。經濟政策是指政府指導和影響經濟活動所規定并付諸實施的一切準則和措施,它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信貸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價格政策、匯率政策、稅收政策等。法律手段主要包括經濟立法、經濟執法和法律監督。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行政指標、行政規章制度和條例。第三,任務不同。經濟手段的任務在于合理確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搞好經濟發展預測,總量調控、重大結構調整和生產力的合理布局規劃,集中必要的物力財力進行重點建設,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杠桿,促進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則主要是規范生產經營者的活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調節國家、企業和個人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維護經濟活動參加者的合法權益。第四,調控范圍不同。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調節市場上經濟活動主體的一切經濟活動;行政手段的運用要控制在必要的范圍和限度內。比如,在生產領域,對一些不符合國家投資結構政策和技術政策要求的產品要用行政加以干預;在社會分配領域要側重國民收入再分配,以實現社會公平;在交換領域,政府要運用行政手段強制人們遵守市場規則,以保證市場公平競爭;在消費領域則著重調節社會消費基金總額,如工資總額,社會集團購買力等,防止消費基金增長過快。第五,特點不同。經濟手段具有戰略性、宏觀性、指導性和間接性的特點。這表現在它確定的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總量調控、重大結構調整和生產力的布局,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杠桿,通過調整市場主體的經濟利益來影響和調節各種經濟活動。法律手段對經濟主體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和嚴格的強制性,對經濟運行的調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明確的規定性。行政手段具有直接、快速和強制性的特點,它的作用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呈垂直性。行政手段是國家直接向企業下達指令性計劃或規范企業行為的指令,它通過行政系統上下級隸屬關系的強制力量進行。在嚴重通貨膨脹、經濟結構失衡等非常時期,間接的經濟手段難以產生快速強烈的效應,此時動用嚴厲的行政手段往往能立竿見影。第六,執行的主體不同。執行經濟手段的主體有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執行法律手段的國家機關有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而行政機關則是執行行政手段的唯一機關。第七,地位不同。宏觀調控以經濟和法律手段為主,行政手段為輔。第八,發展趨勢不同。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宏觀調控中的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將不斷得到強化,而行政手段則逐步趨向縮減(但不會最終消失)。

責任編輯:

標簽: 經濟手段 什么是經濟手段 經濟手段和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