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頭條 > > 正文

同心“融灣區” 奮進“百千萬”|全球通訊

來源:南方日報 時間:2024-08-14 17:13:46
民營經濟是梅州發展的活力所在、后勁所在、優勢所在。開年以來,梅州民營企業有了更加明確的奮斗目標:一手提升發展質量,一手增大企業貢獻。

堅持以頭號工程力度抓緊抓實“百千萬工程”,緊扣“兩個健康”工作主題,梅州民營企業在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大潮中踏浪前行,積極投身“百會萬企行動”助力“百千萬工程”,助力梅州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

“民營企業既有喜人的‘財務報表’,更有亮眼的‘社會報表’。”談及梅州民營企業的發展,梅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王忠的話相當簡練。


【資料圖】

如其所言,當下,梅州逐步形成民營經濟同心助力“百千萬工程”良好態勢,動員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以高度的行動自覺和家國情懷,爭當縣域經濟協同發展和鄉村振興工作排頭兵。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黃培強陳澤銘攝影:南方日報記者何森垚

上下同欲強化機制服務賦能

民營經濟是“百千萬工程”建設的重要力量。企業如何積極投身“百會萬企行動”?這一探索,梅州市工商聯早有思路。

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百千萬工程”的重要作用,2023年年初,梅州市工商聯分別印發《關于成立梅州市工商聯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重點任務領導小組的通知》和《關于成立梅州市工商聯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領導小組的通知》等文件,主動與省工商聯、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積極對接,密切溝通,落實工作部署。

與此同時,各縣(市、區)工商聯也相應成立“百千萬工程”領導小組,確保全市“萬企興萬村”行動助力“百千萬工程”工作順利開展。

此外,梅州市工商聯還按照“綠美梅州”的建設要求,印發《“綠美梅州民企行動”實施方案》,向廣大民營經濟人士發出《“綠美梅州民企行動”倡議書》,進行了一批“客商林”“嘉元林”“塔牌林”“威華林”“輝駿林”“同心林”“閩商林”等企業冠名林建設。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市工商聯系統投入綠美梅州生態建設資金1000多萬元,種植黃花風鈴木、柳葉榕、中國紅櫻花等樹種3萬株,超額完成年度種植目標。

值得關注的是,梅州印發《關于開展“3+5”服務專項行動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急民企發展所急,解民企發展所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做大做強縣域經濟,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動員廣大民營企業投身參與“百千萬工程”。

讓民營企業敢為、有為、善為。今年以來,在全國工商聯“萬企興萬村”行動臺賬系統新增錄入參與幫扶民營企業123家,新增“興村”項目總數207個,新增“興村”總數87個。投資總額約3.4億元,實際到賬總額約2.66億元,捐款捐物總額約0.76億元。

“這條路通往直坑村、賽仁村、將軍閣村,以前比較窄,且入口被雜草覆蓋,不利于行車安全。今年初我們啟動擴路工程后,結對幫扶企業及鄉賢、村民踴躍捐款。”西陽鎮直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何世鈺介紹。

如今,Y195線直坑村段已從原來的4.5米路面拓寬至7米,并且鋪設了瀝青,更加方便群眾出行。

3月初,梅江區“百會助百鎮萬企興萬村”助力“百千萬工程”工作部署會召開。11個市、區商(協)會與全區7個鎮(街)結對共建,第一批20家會員企業與20個行政村達成結對幫扶意向。

“梅州市皇樽食品有限公司結對幫扶我們村,目前已經捐款幫助我們修建了3條道路,更加方便村民生產生活。”何世鈺介紹。

與西陽鎮結對共建的西陽鎮商會,也正鏈接各方資源,為發展壯大特色農產品而貢獻著商會力量。“商會現在有81個會員企業,我們通過開展活動引導會員單位與茶葉企業建立對接關系、與農戶建立幫扶關系,幫助農戶和茶葉企業拓寬茶葉銷售渠道。”西陽鎮商會秘書長熊苑興介紹,目前該商會已累計幫助銷售清涼山各類茶葉接近4萬斤。

類似的案例,在梅州并不鮮見。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蕉嶺縣、梅江區等8個縣級工商聯按要求召開會議,印發實施方案、組織簽訂結對共建框架協議書等,進一步充分發揮好商(協)會組織的優勢和作用,把“百千萬工程”工作做深、做細、做實,推動“百千萬工程”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市工商聯領導班子分別率隊多次到各縣(市、區)進行‘百會萬企行動’助力‘百千萬工程’推進情況專題調研,廣泛聽取縣級工商聯、商協會、民營企業、結對幫扶鎮村的意見建議。”王忠說,要切實實現上下同一目標,強化機制解“難點”、疏“堵點”,推動梅州“百千萬工程”建設加力提速。

內外聯動踐行民營企業擔當

民營經濟是“百千萬工程”建設的重要力量。企業如何積極投身“百會萬企行動”?這一點,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梅州市工商聯(總商會)主席(會長)、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嘉元科技”)董事長廖平元深有感觸。

“用好蘇區政策、對口幫扶力量,以‘百千萬工程’為統領,圍繞當前梅州全力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把制造業當家、‘四上’企業培育、招商引資、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重點工作與‘百千萬工程’緊密結合起來,及時調整和優化實施方案,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廖平元說。

過去一年,嘉元科技積極擴大生產規模,創造更多鄉村就業崗位。與寧德時代在梅縣區城東鎮合資共建年產10萬噸高性能電解銅箔項目,一期5萬噸項目、二期5萬噸項目已于2023年世界客商大會期間分別投產、動工,白渡基地完成收尾驗收工作,目前吸納白渡、城東等周邊鎮400多名村民到公司工作。

該項目全面投產后將輻射周邊鄉鎮,為城東鎮上坑、竹洋、石月村等提供3500多個崗位。“目前,公司約六成員工為周邊鄉村的村民,村民有了穩定的經濟收入,在家鄉就近就業,改善家庭生活條件,推動鄉村經濟的振興和發展。”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

“百千萬工程”是廣東的優勢塑造工程、結構調整工程、動力增強工程、價值實現工程,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對于企業而言,是發展的機遇。

時下,位于梅縣區城東鎮的廣東慶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各類機器在高速運轉,工人忙碌在各自的崗位上。

“2024年,慶達科技各業務板塊開局良好、運行平穩,上半年公司產值較去年同期增幅為28%。”廣東慶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廖竣直言,這一增長數據來之不易。

2023年9月28日,公司順利摘得慶達科技智能家電配套產業(梅州)基地一期的項目用地,隨后啟動設計、勘察及相關建設審批流程,于2024年2月18日正式開工建設。“目前,工程項目建設方面已經完成廠區建設進度的40%,投資額完成約49%。”廖竣說。

開年以來,梅州市民營企業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全面激發內生動力狠抓發展第一要務”的號召,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堅持創新驅動,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等方面持續發力。

4月21日至23日,梅州市工商聯組織各縣(市、區)工商聯黨組書記、企業家代表共35人赴浙江學習考察。此次考察的目的明確而深遠——借鑒先進經驗,拓寬發展思路,為企業壯大發展加油鼓勁,更為梅州的經濟社會發展探尋更多新路徑。

“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精心謀劃、周密組織,以黨建引領主動探索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做法,引導商會協會組織發揮平臺優勢和示范作用,積極參與到‘百會萬企行動’的熱潮之中。”早在考察活動剛敲定時,廖平元、王忠便鮮明提出此行的重要目的。

顯然,學習考察團不是去浙江走個學習流程的。帶著問題,學習考察團懷揣著高質量發展的堅定信念和決心,積極思考和探討如何將所學所悟轉化為推動梅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行動。

城鄉融合全面深化結對幫扶

民營經濟是“百千萬工程”建設的重要力量。企業如何積極投身“百會萬企行動”?這一實踐,梅州各商會協會將重點放在落地見效的舉措中。

梅州市工商聯聯合梅州市女企業家協會舉行“萬企興萬村走進閣公嶺村座談交流會”;

梅州市工商聯、梅縣區工商聯、梅州市河南商會前往梅縣區石扇鎮上坑村舉行鄉村振興結對幫扶儀式;

梅州市浙江商會到梅縣區城東鎮金盤橋石下村開展“萬企興萬村”走訪慰問活動;

梅州市福建商會會長劉錦麟率隊前往西陽鎮莆田村開展“萬企興萬村”結對共建調研交流活動。

……

2023年8月,梅州市工商聯主席(會長)會議召開,研究部署鄉村振興“萬企興萬村”行動有關工作,印發《鄉村振興“萬企興萬村”行動村企結對幫扶方案》,并發動企村結對幫扶企業48家、商協會19家,共結對幫扶60個鎮、134個行政村。

在短短的4個多月,能夠推動村企結對幫扶落地見效,這一定程度反映梅州廣大民營企業、商協會、非公經濟領域黨組織的行動力和執行力,更多的是發展凝聚力。

這一勢頭,仍在持續增長。目前,全市共計124個商會協會與113個鎮(街道、場)結對,達到全覆蓋。

“感謝塔牌集團大力支持,村里也更加有信心去做好災后工作。”蕉嶺縣新鋪鎮象嶺村黨支部書記劉友宏由衷說道。

梅州市“6·16”特大暴雨災害發生以來,廣東塔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塔牌集團”)第一時間積極響應,發揮企業優勢,籌集資金、物資,組織人員身體力行下沉鎮村,全力幫助受災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用實際行動為家鄉災后重建幸福美好家園貢獻企業力量。

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塔牌集團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提出的“要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在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上取得新突破”,因地制宜支持地方鄉村振興事業,堅持盡企之力,助力地方“百千萬工程”。

結合“萬企幫萬村”經驗和成效以及“萬企興萬村”新要求,塔牌集團制定了新一輪的“萬企興萬村”蕉嶺區域三年(2022年—2024年)行動規劃,再次籌措2000萬元資金,繼續精準對接幫扶文福鎮和新鋪鎮象嶺村。

將結對共建工作落地落實落細,梅州推動民營企業、商協會由公益捐贈、消費幫扶向產業投資、就業幫扶轉變,把縣鎮村所需和企業、商協會所能結合起來,推動民營經濟和縣域經濟共同成長、一起提升,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壯大。

在大埔縣,小水電行業與地區發展實現同頻共振。

大埔舊稱萬川,因群山環繞、溪流眾多而得名。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促進了水電行業的蓬勃發展。如今,當地境內既有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工程等大型工程,也有散布在群山間的小水電站。

“小水電是大埔縣特色行業之一,全縣有203家小水電企業。”據大埔縣水電行業商會會長官小暢介紹,受季節、氣候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降雨頻繁,水源充足,小水電發電量逐漸回暖。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商會企業共發電超過1.3億度,經營收入超過570萬元。

在官小暢看來,水電行業的發展有助于解決勞動力問題,“203家企業共帶動3000多人就業,且基本都是當地村民。”

西河鎮村民饒叔平時的工作是查看水電設施運行情況。“工作比較輕松,離家近,還有社保,我對這份工作很滿意。”饒叔說。

在“百會助百鎮”中,大埔縣水電行業商會結對幫扶三河鎮、茶陽鎮。“我們將和當地加強溝通,結合水電行業優勢,在解決勞動力就業上做文章。”官小暢說。

大埔縣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地將聚焦擴大穩定面,精準開展就業幫扶。引導商會協會、民營企業采取多種形式,通過本企業或上下游企業為結對村提供就業崗位,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人崗精準匹配、實現穩定就業。

■相關

“政企銀村”示范應用項目啟動

“興寧鴿”獲廣梅預制菜產業投資基金出資2000萬元

“公司的發展得到廣梅預制菜產業投資基金的認可,意義非凡!”梅州金綠集團董事長陳偉波表示。7月23日,廣梅預制菜產業投資基金投資簽約暨興寧鴿“政企銀村”典型村示范應用項目啟動儀式在興寧市舉辦。

啟動儀式上,廣東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與梅州市金綠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廣梅預制菜產業投資基金將出資2000萬元,用于金綠集團增資擴股,助力“興寧鴿”品牌在產業升級、效益提升、聯農帶農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當前,興寧市正逐步建設和完善集“種鴿養殖—鴿苗供應—商品鴿養殖—肉鴿加工—品牌營銷”于一體的產業化生產鏈條,形成了龍頭帶動、農戶參與、共性平臺支撐的集群發展格局。

活動上還啟動興寧鴿“政企銀村”典型村示范應用項目,旨在通過黨委領導、政府搭臺、企業運營、銀行融資、村集體入股、農戶入駐的方式共建養殖小區,加速推進興寧肉鴿養殖規?;?、集約化、標準化發展,夯實興寧肉鴿產業根基,從而更好地發揮聯農帶農富農作用,助推“百千萬工程”。

按照計劃,梅州市金綠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將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百千萬工程”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要求,深入借鑒學習云浮“政銀企村”典型成功案例,創新探索實施“政企銀村”共建肉鴿養殖小區模式,力爭在5年內共建養殖小區10個以上,實現新增存欄種鴿超100萬對,年新增出欄乳鴿2500萬羽以上,筑牢養殖規模根基。

同時,加大對肉鴿食品加工的科技研發投入,加速產品迭代升級,大幅度提升肉鴿產品價值,實現肉鴿產業新增年產值超10億元,帶動村集體經濟年增收超千萬元,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進一步擦亮“興寧鴿”品牌,助力“百千萬工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