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頭條 > > 正文

看產業沃土如何發“新”枝——2024年中國(遼寧)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側記_全球熱消息

來源:《中國新聞》報 時間:2024-09-20 10:38:12
“我是做刀具的,來自‘中國刀剪之都’陽江,之前跟沈陽機床企業有過接觸,這次想更深入了解一下,能否幫忙協調?”“沒問題,咱們先溝通需求,我幫您對接。”9月7日,在一輛行駛中的大巴車上,一位廣東民建企業家會員與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人員完成了一次高效的信息交換。

當天,數百位參加2024年中國(遼寧)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簡稱“非公論壇”)的民建企業家會員奔赴遼寧六地,開啟考察行程。作為民建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建言獻策而倡導舉辦的一個品牌活動,非公論壇已走過二十余載,也是第二次在沈陽舉辦,不但見證了這片黑土地的經濟蝶變,更為東北振興發展搭起了一個凝心聚力的大舞臺。“刀剪之都”望向“機床之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陽江到沈陽,距離3000公里。這位來自南海之濱、“刀剪之都”的企業家,之所以將目光投向遙遠的東北,是因為這里也有個響亮的名字——“機床之鄉”。

“產業基礎好。”本屆論壇以“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主題,在談到遼寧產業發展優勢時,不管臺上的演講嘉賓,還是臺下的參會人員,都不約而同地說出了這句評價。

大家為何會有如此共識?源于這片土地積累近百年的工業實力。

以被譽為“工業母機”的機床產業為例,共和國的第一臺普通車床、臥式鏜床、立式鉆床、數控車床均誕生在沈陽。如今,這里依然擁有規模以上機床企業30余家,產品主要服務于航空航天、汽車、機械制造等行業。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遼寧長期是以裝備制造業為主的全國重工業基地之一,目前遼寧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醫藥化工、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優勢明顯。”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主任、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在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

楊成長還提到,當前遼寧正全力打造先進裝備制造、石化和精細化工、冶金新材料和優質特色消費品工業4個萬億元級產業基地,做強做大數控機床等12個優勢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機器人等1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遼寧的產業發展優勢,不僅限于工業基礎。東至鴨綠江口,西至綏中老龍頭,海岸線綿延2200多公里,擁有6個港口20個港區,讓這里成為面向東北亞、聯通“一帶一路”的開放大通道。

“遼寧發展海洋經濟的資源稟賦突出。要抓住RCEP簽署機遇,并加快中日(大連)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在論壇上,大連海事大學教授黃慶波作專題演講時表示,“遼寧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打造引領東北開放合作的新高地、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東北亞海洋經濟發展合作區。”老工業基地“過坎”迎蝶變

扎實的工業基礎、便利的區位資源,這是遼寧經濟的重要標識。但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效益?這里經歷過發展的陣痛,也正迎來向“新”的蝶變。

“這個車間一年的產值是多少”“海外客戶怎么向你們下訂單”……7日,參加論壇的廣東、新疆、江蘇、四川、廣西代表團民建企業家會員走進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沈鼓集團)考察,看到一件件壓縮機精密零部件的生產場面,表示贊嘆并不停地發問。

據介紹,近年來,沈鼓集團在百萬噸級乙烯壓縮機、千萬噸級煉油壓縮機、大型長輸管線電驅壓縮機等領域實現了核心設備技術突破,在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氣等諸多新市場和海外市場都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成績。

作為我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的領軍企業,沈鼓集團成立70多年來經歷過輝煌,也曾陷入過增長乏力困境,又是如何在新經濟形勢下實現突圍?

在一處車間門口,立著一塊宣傳牌,人們可以看到沈鼓集團2021年至2023年混改兩年間的經營數據變化:利潤增長4倍,凈資產收益率提高10.4%,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30.4%,資產負債率下降6%。

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國家發展改革委第四批國企混改試點企業,沈鼓集團深入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形成由國有資本、戰略投資者、其他小股東組成的新資本結構,企業創新力、競爭力、治理力以及企業家引領力持續提升。

老工業基地煥發“新”活力,提升的不僅是企業硬實力,還有營商軟環境。

2023年,遼寧開始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優化營商環境被作為行動的“先手棋”。

在本屆論壇上,遼寧省數據局(營商環境建設局)的相關負責人作了一次專題演講,用多項數據“說話”,向到場的全國860余位企業家、專家學者展示遼寧省營商環境的變化。

“推行‘辦事不找關系’的改革,兩批次核定權力事項50萬項;堅持‘新官要理舊賬’,針對政府承諾不履行、拖款等現象,推動解決相關問題1.8萬件……”該負責人表示,如今,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經營主體和群眾營商環境滿意度達到90%以上。歷史的根脈結出創新的果實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我把項目落到遼寧,未來將投入高速船舶的生產研發。”在本屆非公論壇沈陽市參觀考察活動上,鯨谿(遼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兆江分享了在遼投資興業的情況。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遼寧省經營主體總量達到522.7萬戶,同比增速7.6%;全省新登記經營主體30.8萬戶,經營主體發展勢頭強勁。此外,2023年遼寧還一舉扭轉了連續11年人口凈流出局面,人口凈流入達到8.6萬人。

作為密切聯系經濟界的參政黨,民建也通過非公論壇平臺,讓更多青年會員人才看到遼寧發展的潛力,增強東北全面振興的信心。“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非公論壇,通過交流更加了解遼寧的產業實力,也看到這里為優化營商環境做出的改變和努力。”來自北京的民建會員、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產業協同高級經理王浩軒表示。

作為從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研發人員,王浩軒認為遼寧具備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的良好基礎。他說,未來會邀請產業上下游生態的合作伙伴來考察,無論是從車路云一體化的環境搭建還是后期運營上,相信都可以和當地政府進行更多更好的合作。

“這次來參加論壇了解到,撫順的冰雪資源其實也很豐富,雪質、雪道條件都很好,就是缺乏營銷宣傳。”來自天津的民建會員、卡樂智慧文旅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章超看好遼寧文旅產業的創新發展潛力。她表示,正在考慮落地一個冰雪項目,希望能和當地達成合作意向。

非公論壇的舉辦,讓民建會員觸摸到遼寧工業的歷史,看清國家發展的未來。

行走在沈陽街頭,奉天機器局歷經百年滄桑,更名為沈陽造幣廠,現在是中國銅合金硬幣生產基地;奉天驛同樣走過百年更名沈陽站,如今??恐F代化“復興號”列車;始建于1939年的沈陽市味精廠,不再生產紅梅味精,而是變成藝術味十足的紅梅文創園……

看這片產業沃土不斷發出“新”枝,留下的是實業興國的根脈,結出的是創新發展的果實。(完)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