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展會 > > 正文

青少年想象力跟不上科技發展了?是什么折斷了孩子的“翅膀”?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0-11-03 14:16:17

“很多孩子的想象力非常好,但是更多孩子的想象力甚至沒有達到我們科技發展的水平。”

2020中國科幻大會近日在北京舉行。大會前夕的第四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年會上,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威海紫光實驗學校校長李凌己提到了這樣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

兩極分化的想象力

在這些年參與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評審,以及學校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李凌己發現,青少年的想象力眼下已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

“很多孩子的想象力非常好,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們作文大賽的作品集;但是更多孩子的想象力還沒有我們現有科技達到的水平高,而且這個比例相當高。”

他在演講中透露,“想象力跟不上科技發展水平”的青少年并不在少數。“我覺得這個點是值得大家關注的。因為我們推動國家創新的未來在青少年身上。”

在1日舉行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專題論壇”上,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說,“在科學這件事上,青少年因好奇而引發的興趣就像小樹苗,應該得到我們全社會的呵護和珍視。”

但現在的情況是,這樣的“小樹苗”本就頗為難得。

什么影響了孩子的想象力?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秘書長、中國科普研究所科普創作研究室主任陳玲認為,“有孩子想象的科技并沒有達到我們現在科技發展的前沿,是因為他的科技知識沒有積累到那種程度。”

在她看來,出現這樣的現象,在現有條件下其實可以理解。

首先,當前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經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同時,青少年獲取科技前沿知識也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

以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為例,這一賽事其實主要是針對高中生。陳玲坦言,“如果讓小學生、初中生來寫,他們是把握不了這個話題的,他們的科技知識還沒有積累到那個程度。”

此外,中國科普研究所《科普創作》執行編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副秘書長姚利芬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還提到,社會上的功利思想影響,也會讓孩子們缺乏追逐真理的興趣。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此前也明確提出,做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歸根結底要孕育和長期維持一個非功利的土壤,“雖然只有很少數學生最終會走上科學探索之路,但科學作為人類主要思考方式之一,對大多數從事其他職業學生的成長也大有幫助。因此,可以將科普科幻教育作為通識教育的一種方式來推廣。”

好奇心、想象力要怎么教?

但無論是好奇心,還是想象力,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在教育屆,我們一直有一個困惑,就是在中小學,如何推進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教育。因為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摸不著的。”

經過這幾年的探索,李凌己發現,“科幻作品是最好的引領孩子們好奇心和想象力的載體,沒有之一。”

具體而言,陳玲的研究發現,科幻閱讀對孩子的想象力確實是有影響的,但是在不同年齡段影響不一樣,其中對5-7年級的孩子影響非常大。

事實上,近年也一直有聲音建議,在學校設置與想象力相關的課程,但直到今天,專門開設此類課程的學校仍不多見。

在論壇現場,陳玲也說到了自己對開發想象力課程的設想。不過她坦言,這一課程的開發并不容易,需要時間,也更需要大家合力去完成。“這是一個跨學科的工程,不只是一個語文老師的事,也不只是一個科學老師的事,需要大家一起去做。”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最新資訊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14 676 113@qq.com
 

Top 岛国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