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展會 > > 正文

居士是什么意思?居士是佛家還是道家的?

來源:廊坊生活網 時間:2023-05-17 13:09:19

居士是什么意思?

居士[ jū shì ]

基本釋義:

(1)古代稱有德才而隱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2)稱道教中人。

例句:宋蔡絳《鐵圍山叢談》卷四:“政和以后,道家者流始盛,羽士因援江南故事,林靈素等多賜號金門羽客、道士、居士者,必錫以涂金銀牌。”

白話譯文:政和以后,道家的人開始在國內出現,戰士們因為援助江南的事情,就把林靈素等人賜名號金門羽客、道士、居士者,必錫,并以涂金賜予銀牌。

(3)舊時出家人對在家人的泛稱。

例句: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老尼向癡珠合掌道:‘居士何來?’”

白話譯文:尼姑合掌對著癡珠說:“你為什么而來”

(4)文人雅士的自稱。

(5)梵語的中文意譯,梵文Grha-pati,意為家長、家主、長者、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階級毗舍族 Vaisya 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但在今天中國佛教社會,已普稱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為“居士”了。

擴展資料:

在中國,居士一詞原出于戰國孔子的《禮記?玉藻》:“居士錦帶”(白話譯文:對有德才而隱居不仕或未仕的人賜予錦制的帶子)。

唐宋時期,道教修行之人也自稱居士,對中上層知識分子影響很深,所以許多人物便以“居士”為號。比如篤信道教的李白號“青蓮居士”;白居易自稱‘香山居士”;蘇軾號“東坡居士”,范成大自號“石湖居士”;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等等。

元明清時期也有自稱居士的,如劉迎自稱“無諍居士”;倪瓚自稱“云林居士”;陸居仁自稱“瑁湖居士”;文征明自稱“衡山居士”等等。

居士是佛家還是道家的?

1、居士不管是稱呼佛教還是道家都是可以的。

2、居士一詞最早起源于國內,指的是呆在一個屋子里,家人都不能見到他的面,后來居士指代又更具體,多指能當官卻不當官,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人,唐朝時居士多為道家信徒,而元朝時無論佛教還是道家都可以稱為居士。

責任編輯:

標簽: 居士是什么意思 居士是佛家還是道家的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岛国精品在线